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天然气价格改革很纠结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7
核心提示:

4月16日,高盛“金手指”称黄金将不再是避险天堂,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

从天然气行业爆出价改传言到逐渐变为事实,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倒逼国家发改委加快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

据了解,早前上报待批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对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进行了规定,其中北京增量气3.14元、黑龙江增量气2.9元、江苏增量气3.3元、上海增量气3.32元、广东增量气3.32元、陕西增量气2.58元、新疆增量气2.29元。

企业亏损但价改必行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曾对媒体明确表示,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卓创资讯天然气研究专员王晓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由于各地区情况不一样,不能准确算出天然气存在的亏损数据,但气价倒挂普遍存在,尤其是进口天然气亏损严重。以中石油为例,2012年,受进口中亚天然气及LNG亏损增大的影响,天然气板块经营亏损21.1亿元,比2011年的经营利润降低 176.40亿元,其中销售进口天然气及LNG亏损额达419亿元。”

天然气分析师马季伟表示:“目前,国内天然气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手握资源的上游生产企业处于强势地位,缺少话语权的中下游燃气公司处于弱势地位。而上游尤其是出厂价与管输环节缺乏竞争,这将导致产业链整体活力不够。”

井口价、管输费和门站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控制 ,门站价格是城市燃气公司的成本,工业用户价格和居民用户价格是终端售价。王晓坤向记者透漏:“一些气头尿素企业表示,如果天然气价格上涨1元/方,会导致气头尿素企业成本上升100元/吨,当前气头企业利润在200-300元/吨附近,如果上涨价格落实,企业利润进一步被压缩。”

此外,我国天然气存量气、增量气的界限没有出台细则标准。新入市企业是否全部按照增量气成交?如果是,行业壁垒有可能因此形成。

王晓坤还表示:“天然气下游规模较小的企业,例如陶瓷厂、小玻璃厂,受到成本压力增大影响,其置换天然气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是否与国家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相违背?当前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仅占4.5%,这与美国3成左右的比重相距甚远。”

据数据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约15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9%。进口天然气约3053万吨,同比增长34.1%。伴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区域的不断拓展,其与天然气价格机制落后的矛盾日益明显。在中石油披露的2012年年报中显示,其天然气及管道业务从盈利转为亏损21亿元,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合理定价机制助推市场化

天然气作为基础原料,其价格上涨对国内各类物资价格都有影响。在当前通货膨胀,工资跑不过CPI的情况下,天然气涨价是否符合国计民生的需要有待观察。而此次天然气行政性的上调价格后,如果实行价改,又会采取什么新的定价方式? 王晓坤表示,目前许多地方采用的是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不能反映天然气稀缺资源的市场规律和供需情况。

“净回值法”的定价机制,就是把天然气的价格和替代产品进行关联,主要是进口燃料油和液化气 ,再加上一个权重,让天然气的价格跟随这两种产品来变动 。由于“净回值法”引入了市场因素,因此在市场规律的变动作用下天然气有望加速市场化。

但是据记者了解,广西广东作为天然气价改试点,一年多以来仍原地打转。上下游价格的政府管制依旧。仅仅实施了一个新的省门站价格,无关大局。天然气价改除价格调整外,是否继续沿用“净回值法”,采用后又将如何完善此项机制也值得关注。 随着中缅线预计6月通气,中俄600亿立方米/年的供气合同敲定等,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将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如果天然气定价机制不改革,天然气供应企业利益将难以保障。

价改利好政策有待完善

众多业内人士表示天然气价改迫在眉睫,但是也不可一蹴而就。国家或将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在制定存量气、增量气差别定价的同时,制定相关补贴政策。既减少供应企业的损失,又不打击下游企业置换天然气的积极性。

其次,或将继续完善市场净回值定价公式,加入规避价格非正常波动的系数,进而在更多省市进行推广。

美国在1990年就在纽约推广了天然气期货,对中国而言,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可一蹴而就。王晓坤建议各类相关企业以及个人密切关注发改委近期出台的政策。她还说道:“按照正常的程序,工业用气价格上调需要通过当地物价局审核,居民用气价格上调还需要听证会通过。天然气价格上调传导至下游仍需时日。”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