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电厂拉煤找关系,甚至在省政府叫嚷协调重点合同煤的情景是多么令人怀念呀!”
煤电大省陕西省一地方煤业集团下属企业负责人唐先生近来正陷于纠结:煤价持续下滑的同时,煤矿的电煤款却被一拖再拖,眼下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笔者了解到,仅今年前4个月,陕西省最大的煤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被拖欠的结算款最多时达到16亿元。无奈之下,煤企只能求助地方政府出面协调。
而在一季度,全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直报的8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总额达到188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三成。
仅仅半年间,一直叫嚷重点合同煤难落实的电厂,目前正逐渐成为掌握电煤定价主动权一方。
“被拖款”或继续蔓延
从“被人求”到“求人”,“煤老板”的好日子过去了。
“现在电厂"牛气"了,拖欠货款成为家常便饭。”来自陕西省府谷县一家煤矿电厂主管告诉笔者:“我们煤矿本来年产100万吨,但今年前5个月正常生产了不到20万吨,由于价低滞销,不得不派出公关队"求"电厂拉煤,而如今面临的却是一季度的几千万元货款收不回来,老板不得不暂时停产检修。”
而电厂一方的回复通常是含混不清的。“当时供煤的时候,价格没有确定,况且目前煤价还在下降,电厂进煤库存不愿太多,现在怎么算账呢,等等再说吧。”上述主管复述说,电厂的逻辑很简单:如果煤进多了,煤价下跌电厂就马上要蒙受损失。况且送煤的都在排队,也不愁后面没有煤烧。
上述情况已不仅仅是个案。今年上半年以来,煤价持续下滑,电厂对于电煤的进库量亦开始控制。陕西省发改委的一份报告数据,也印证了这种现实:1~4月份,陕西省内电网15家统调电厂累计进煤1306.72万吨(日均进煤10.89万吨),同比下降19.87%。电厂累计耗煤1427.50万吨(日均耗煤11.89万吨),同比下降6.86%。截止到4月底,该省内电煤库存184.0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40.68万吨,下降18.10%,这都反映出电厂耗煤减少、不愿多存煤的现实想法。
这也让煤矿企业感到这个夏天有点“冷”。从煤电关系上败下阵来的煤矿企业日子更紧的却是:好不容易塞给电厂的煤换来的却是不断积累的拖款危机。
眼下,陕西省省属头号煤炭企业——陕西煤业化工运销集团也正处于货款危机之中。记者从陕西省发改委获悉,仅前4月,陕西省内的多家发电企业就拖欠煤炭运销集团货款总额由年初的3.58亿元增加到16.07亿元。
近日在煤企的告状之下,该省政府部门出面协调,但目前,发电企业拖欠陕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供煤款仍有12亿元之多。
眼下,类似的情况已有燎原之势。煤炭工业协会有关专业人士向记者指出,数据显示,一季度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直报的8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总额1882亿元,同比超过增长三成。这说明,在煤电关系逆转以来,煤企被拖欠大有蔓延之势。
结算延期陡增毁约风险
这种情况放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此前由于电煤合同价相比市场价低,通常是煤矿不愿给电企供煤。而两者关系“逆转”的节点就出现在2012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电双方自主协商确定价格。
目前众多电力企业对煤炭价格走势持谨慎观望态度,他们开始掌握煤炭议价主动权的一个明显变化是:货物的结算时间较之前行情好的时候已经有所延迟。
“去年上半年企业还能做到"货到结算",下半年就延长到了1个月或是40天后结算,今年两三个月左右能结算就已经很不错了。”煤炭企业大倒苦水的背后是另一个尴尬的事实:在煤炭双轨制打破后,由于市场不景气,低声下气“硬塞”煤给电厂的煤企,连电煤合同的签订都需要政府帮忙协调。“硬塞”之下,电煤合同签订一拖再拖,导致煤炭企业供煤价格难以确定,也为结算困难埋下了伏笔。
在上述《意见》中,鼓励煤电双方签订以年度或三五年为期的中长期供货合同。而实际上,今年以来围绕价格上的博弈从未停止。
以陕西煤业化工运销集团为例,年初国电西北分公司、华电陕西能源公司、华能陕西发电公司因价格等因素,均未与陕西煤业化工运销集团签订年度购销合同,致使省煤炭运销集团一季度所供电煤无法办理货款结算手续。无奈之下,陕西省发改委出面于4月24日至30日专门走访在陕四大发电集团以及地方发电厂协调相关关系。经过协调,华能陕西发电公司和华电陕西能源公司按照实际供煤量,分别于4月25日和28日签订了2013年一季度电煤购销结算合同,国电西北公司对一季度所供电煤结算协议洽谈正在进行中。
“但更多地是,一些地区的电厂在今年上半年煤价持续下跌的现实下,仍不愿意与煤企签合同。即使签了的,也可能在量与价方面,执行起来出现毁约现象。”多位电力行业宏观分析师就分析指出,从目前电力企业库存不愿增多,发电量放缓,以及给煤企结算难的现象看,未来出现电厂毁约的可能性极大。
5月23日,陕煤化集团董事长华炜在运销集团干部大会上指出,针对目前煤炭销售不利的形势,运销集团要认真研究市场,在对比中对价格进行调整。
山东煤炭领袖企业的兖州煤业最新披露的信息也显示,其签订2013年度省内电煤销售合同为754万吨,合同价格虽然与上年平均价格基本持平,但比2012年度省内电煤销售合同量,减少了1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