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全国各地工业园区将布满“机器工人”的身影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4
核心提示:

机器工人群体的出现正在成为国内机器人市场快速启动的征兆。从现实的用工格局来看,一批具备高精度、高效率能力的“机器工人”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人工,来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率高的岗位。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初开始,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厂正在减少招收普工数量,部分岗位将由机器工人替代。而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一些大企业也早就开始思考动用大批量机器工人的战略。

据了解,比亚迪公司2009年耗资数亿元引进喷涂机器人,富士康计划增加生产线上机器人数量,预计2014年可达100台。在此前结束的深圳高工展上,不少工业机器人厂商宣布已经接收到大量来自大型工业企业订单,预计未来全国各地工业园区将布满“机器工人”的身影。

机器人产业国产化是行业大趋势。在智能装备领域发展规划中,强调要重点开发并突破有关工业机器人及相应关键零部件(如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技术。即将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会通过工信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和智能制造发展专项,对工业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予以财政扶持。

工业领域大规模使用机器人主要是为了替代人工和提升生产效率。我国历来为劳动力大国,大量低端制造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但随着人口红利拐点来临,人力成本逐步上升。同时,由于技术进度和规模化生产,机器人成本年均下降5%,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效应不断显现,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经济回收周期不断缩短,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

国际比较来看,机器人使用密度与制造技术实力高度相关。目前我国机器人使用强度完全不符合制造强国特征,2012年使用密度仅为21台/万人,低于国际平均的55台/万人,与制造业强国日、韩、德250台/万人以上的使用密度相比有显著差距。

201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69万台,同比增长19.2%。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伴随中国制造业升级,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16.9%。申银万国[2.33%]的研究报告预测更为乐观,预计国内机器人的潜在总需求量约在167万-376万台,相比目前8万台的保有量,未来至少有10倍以上的空间。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