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锁喉之痛”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6
核心提示: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工程机械最顽固的恶疾,虽然行业媒体、协会专家一再呼吁淘汰过剩产能,改善工程机械的成长环境,但都收效甚微。

中国工程机械产能过剩病症由来已久。在工程机械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绝大多数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跑马圈地的粗放经营增长方式,进行疯狂的产能扩张,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大好等多重原因,虽然许多企业缺乏清晰的发展规划,一切都是跟着感觉走,但仍然活得十分滋润。无论是上游的生产厂商还是下游的代理商、租赁商,都赚得盆满钵盈。然而,这样的好日子伴随着行业“寒冬”的降临戛然而止了。

2011年年底,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加之国内外经济减速,工程机械开始了长达26个月的负增长。产能过剩恶果凸显,企业间竞争日趋加剧,融资租赁、信用销售、按揭销售等一系列奇招层出不穷,直至爆出零首付!结果,非但无法将企业从产能过剩的泥潭中拉出,反倒滋生了恶性竞争、应收账款激增等一系列并发症。中国工程机械从此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淘汰过剩产能的进程却仍旧逡巡不前。

最为讽刺的是,中国工程机械产能过剩形势如此严峻,但必需的核心零部件尤其是高端液压元件却一直依赖进口,这不仅导致行业近90%的利润为外国企业所吞噬,更导致中国主机产品的生产能力间接地为外国限制。举个例子来讲,假如某型号挖掘机所需要的进口液压元件供应不到位,那么这类产品就无法生产,“锁喉之痛”便是由此而来。

但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忙些什么?忙着将百分之九十的利润拱手相让,却为剩下的百分之十打个头破血流!这不就是丢了西瓜拣芝麻么?中国工程机械想要在凛冽的寒冬中走出一条春暖花开的康庄大道,就需双措并举,下定决心根治产能过剩,提高中国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研发能力!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