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驱动是否令节能产业重蹈光伏覆辙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19
核心提示:

这个8月,骄阳似火,节能环保产业也在盛夏中迎来新一轮井喷。

8月11日,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据悉,《意见》首次明确节能环保产业为“支柱产业”。要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有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可以说,环保产业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巡视员冯良表示,环保产业成长性强,就业机会多,市场机会大,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

早在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制定《节能环保产业振兴规划》时就曾经提出类似的说法,后来由于节能环保产业界限不清晰且《规划》涉及财税等多部门领域极为复杂,导致《规划》内容不伦不类,最后流产,未与世人见面。

而在两年之后,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说法正式出现在国务院文件中并昭告天下,足见新一届政府发展这一产业的决心和力度,产业盛宴或将随之开启。

虽是重大利好,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多少有些“麻木”,因为作为一个典型政策法规驱动型的产业,之前已有《“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出台,内容与此《意见》有较多重合之处,业界更关心的是好的政策如何落实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节能环保大势所趋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时指出,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今年以来出现大范围强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可以提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加快治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其次,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还是吸纳就业的新渠道,是转变消费模式的重要方式。”该负责人表示。

“中央政府决定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将节能环保产业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实质是寄望于在现行GDP核算及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下,通过引入绿色增量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助于环境治理和节约能源。

“按照国务院部署,就当前社会经济面临的各项资源环境挑战而言,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不添环境污染的‘新账’外,还必须克服旧有的矛盾,即多还‘旧账’。基于上述考量,所有可用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设施设备和产品,都有着修复生态环境并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功效,这些也都包含在节能环保产业的范畴内。”李志青表示。

李志青还表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还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绝对意义上的增量。“在传统产业日趋饱和、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社会经济下一步的增长将源于何处?在内外都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鼓励节能环保产业,来推动内外贸易,也未尝不可。”

如何避免重蹈产能过剩覆辙?

《意见》指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要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4.5万亿元,并要围绕市场应用广、节能减排潜力大、需求拉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加快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

对此,有专家担心,一旦政策引导鼓励,各路资金蜂拥而至,极有可能重蹈光伏业由盛而衰的覆辙。

“近几年刺激经济的政策也使得社会资金相对充裕,一旦看到行业有利可图资金就会蜂拥而入,这也使得中国无论新兴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呈现出普遍性和全面性特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则认为,节能环保与光伏行业有所不同,前者是将生产和消费结合,创造两方面的需求,而后者更多体现的是投入。

他指出,节能环保设备生产方面可能会因政策刺激,生产门槛较低出现产能过剩,这是需要防范的潜在风险。但另一方面,节能环保设备使用和技术服务关联度更大,包括环保设备是否使用以及对违法处罚力度大小等,更涉及包括钢铁企业,污水处理等诸多行业,以及政府在环保政策的制度安排和行政管理水平上。

节能环保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与市场接轨,避免受政策驱使搞大跃进式的发展。政府应该规范行业的标准并设定最低进入门槛,减少企业在中低端领域的过度竞争;建立技术交易机制和技术交易市场,加速技术的更新换代,鼓励向高新技术水平方向发展。

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在有效督促企业使用环保设备及治理污染的机制方面,更要结合市场和行政化手段,完善相关制度并加强监管。另外,提高违法成本,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等节能环保生产领域之外的内容也亟需完善。

如何解决投资分散问题?

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虽然产值增长迅速,但是由于投资过于分散,从而难以出现规模化的旗舰企业,这对于产业的健康长期发展而言并非利好。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布局分散,相互之间关联度低,产业缺乏集聚性,产业群、产业链远未形成,行业集中度不高,单个企业产值规模与国外国际品牌相比差距显著。”侯宇轩表示。

投资分散也就影响了旗舰企业的出现,没有标杆,市场显得杂乱无章。若长期如此,对该产业发展是否有阻碍?对此侯宇轩表示,尽管目前投资分散,这也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