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打破国外垄断 中国工业机器人有了“中国芯”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8
核心提示:

从武汉工业机器人技术交流会上获悉,武汉首个“纯国产”工业机器人已进入量产阶段。

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却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今后这样的好“员工”将大量在汉产生。昨日,记者在武汉奋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这一情景:一排涂成红漆的“机器人”,不断地来回运动,重复规定动作。与想象中人形、精致的外表不同,这些机器人似乎更应称为“机械手臂”,它们都有一颗“中国芯”。

“从内到外,从硬件到软件,包括减速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我们的工业机器人都有自主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芯’。”武汉奋进公司总经理、下海创业的徐击水教授表示,“我们是武汉第一个走通这条路的企业。”

“2012年,全国新增2.9万台机器人,其中国产品牌只占4%,十分可怜。”徐击水介绍,大部分的机器人生产,都集中在欧洲和日本的4家企业——瑞士ABB、德国KUKA以及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人称“四大家族”,核心技术也大多掌握在它们手中。

徐击水介绍,机器人最核心的几个部分是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许多“心脏”部件国内无法生产,只能依赖进口,有一些甚至买不到。

徐击水表示,他的团队已全面突破控制系统和高性能精密减速机等关键技术。另据介绍,除操作系统外,徐击水的机器人使用的软件,包括编辑工具、接口、仿真软件等均系自主研发,编程甚至比国外机器人更灵活。

核心部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导致进口机器人的价格居高不下。一台工业机器人价格达100万元以上。徐击水表示,“中国芯”机器人的成本,比国外产品低30%—60%。原因除了省下大笔专*费之外,跟产品定位也有关系。该公司目前推出的产品,主要用于搬运、码垛等低端领域。“这些产品干的是重体力活,不要求有太高的精度,因此更便宜”。

徐击水介绍,公司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路线。“国际一线厂家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大部分用于汽车厂,如武汉的很多日系车厂用的大多是日本机器人。我们就‘曲线救国’,从外国人不做的低端领域做起,先得到用户认可,再慢慢向高端扩展产品线”。

市经信委机械装备处处长李永戈介绍,武汉工业机器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奋进”是武汉第一家产品完全“国产”并进入市场的企业。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