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与工商部门出具的年检数据不尽相同。对于刚刚斥资1.18亿元完成一笔并购的中联电气而言,显然还需要做出更多解释。
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中联电气收购江苏华兴变压器有限公司(下称华兴变压器)的蹊跷并购案(详见本报9月19日13版《中联电气回购“弃子”疑似关联方获益3.48倍》)又展现出了新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相关资料显示,不仅华兴变压器的股权背后隐现关联方江苏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兴集团)的身影,甚至连华兴变压器本身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疑问。
而此前,对于本报相关报道,中联电气在9月23日晚发布了澄清公告,但通篇公告中均没有对市场质疑的关联人物进行解释。
另外,在此前的收购公告中,中联电气对于华兴变压器即是其IPO撤资退出的盐城华星变压器有限公司并没有做出说明。直到本报做出相关报道之后,公司才在澄清公告中承认了这一问题。
但与此同时,华兴变压器本身的财务情况又招来新的质疑。
消失的资产
按照中联电气2013年2月2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华兴变压器2011年末的总资产是48774.02万元,2012年末的总资产却只有16679.55万元。
短短一年时间,华兴变压器的总资产缘何会减少32094.47万元呢?对此,中联电气并没有进行解释。
中联电气披露的华兴变压器2012年审计报告则显示,之所以一年之间出现总资产的巨大变化,主要来自流动资产的变化。
记者注意到,华兴变压器2012年初的流动资产为44584.35亿元,而到了年末的时候,流动资产仅剩下12628.72万元。而在流动资产中,变化最大的两个会计科目来自于货币资金、预付账款以及其他应收款。
华兴变压器2012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2012年初货币资金为17095.21万元,而年末仅剩下310.66万元;年初预付款项为8843.56万元,而年末仅剩下71.1万元;年初其他应收款为8156.82万元,年末也仅剩下1284.24万元。
不难看出,上述变化就是华兴变压器总资产“缩水”的主要原因,但是巨额的货币资金如何能从1.7亿元降至310.66万元?预付账款与其他应收款均减少之后,这些资产又都去了哪里?
同样,华兴变压器的总负债也降幅很大,其2011年末总负债为40945.95万元,2012年末降至7805.63万元,减少了33140.32万元。
记者查阅其审计报告发现,减少金额主要来自流动负债,华兴变压器2012年初流动负债为31445.96万元,而年末仅剩下6805.63万元。
流动负债中减少较大的主要来自短期负债,从2012年初的8400万元减少至年末的2000万元;应付票据从2012年初的15450万元减少至年末的300万元;预收账款从2012年初的1253.14万元降至年末的456.40万元;其他应付款从2012年初的2281.72万元降至年末的938.21万元。
上海某券商一位相关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如此重大的资产变化,中联电气理应给予说明并如实披露,“否则投资者不知道华兴变压器在2012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缘何总资产会减少3亿元,这点对未来经营有没有影响,甚至收购资产会不会存在某种猫腻。”
中联电气在上述澄清公告中表示,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的最终交易价为11800万元。较评估值增加1562.21万元,增值率15.26%;较账面净资产增值2926.08万元,增值率32.97%。
但是,在记者的调查中,包括江苏四方文化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四方文化)、江苏红力实业有限公司、俞鸿与陈碧玉等在华兴变压器屡次的股权转让中,使用的转让价格都是以注册资本为依据。而且,华兴集团2008年1月8日将华兴变压器100%股权(计1588万元出资额)是以1360万元转让给四方文化,属于折价转让。
2010年5月19日,四方文化又将华星变压器100%股权(计1588万元注册资本)以1588万元价格转给了江苏红力。
缘何轮到中联电气收购的时候,就按照净资产做出溢价评估,却不再按照华兴变压器此前数次转让中使用的注册资本为依据呢?
对此,中联电气的澄清公告中同样只字未提。
看不懂的数据
对于华兴变压器股权屡次转让所涉及到的股东方,中联电气并没有详细披露历史沿革,而且在澄清公告中也没有对被质疑的关联方华兴集团做出任何解释。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中联电气披露的华兴变压器财务数据与盐城市工商局的工商年检资料并不一样。
中联电气披露的“关于收购华兴变压器股权的公告”显示,华兴变压器2011年营业收入为13221.39万元,净利润为1071.66万元;2012年营业收入为13435.32万元,净利润为1045.84万元。
但是,华兴变压器2011年工商年检资料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为13006.14万元,净利润为828.4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