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建设智能电网是未雨绸缪的大计划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5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03
核心提示:

  4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周孝信站在能源知识大碰撞讲堂上,“清洁发电与智能电网”相关题目的内容他讲过多次,但此次他面对的不是一起共事的专家学者,而是二百余名中学生。

  三个小时的授课后,周孝信告诉亮报记者,“我来给学生们讲课,是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智能电网,希望这些年轻的力量能够在未来成为托起国家能源的脊梁。”

智纳“百川”

  “智能电网的应用,能使更多清洁能源顺畅地奔流在电网中。”

《亮报》:此次您给学生们讲智能电网,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定义?

  周孝信:智能电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按照我的理解,发展迅速的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与传统的输配电网络相结合,就构成了未来新型智能电网的雏形。

  另外,我说智能电网没有统一定义,并不表示这是专家们一拍脑瓜子想出来的,而是有具体的原因。一是传统电网很难消纳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能够帮助可再生能源接到电网中去。二是帮助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保障大电网更加安全、可靠。

  因此,我们不用纠结于智能电网的定义,我希望刚才听课的同学们能好好思考传统电网需要迎接哪些挑战,正确认识智能电网在环境和经济方面给我们带来的效益。

  《亮报》:传统电网遭遇挑战,你主要指的是哪方面挑战?

  周孝信:我国的西部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例如西南的水电资源,西北的太阳能风能资源等。但同时这些地区又是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当地能源消耗很少。而华北、华中、华东以及广东这些地方,资源相对匮乏,用电消耗量却是非常大的。

  因此,西北、西南等地丰富的资源需要转化为电能,接到电网中,高效率传输到千家万户。做到这些,传统电网很难。

  在传统电网里面,常规电源和电力负荷增长变化是相适的,可以随时调节。但是,beplay规则电力进入以后,就给这个平衡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电力现在还不能大规模存储,而可再生能源又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的特性,因此维持这样的平衡就困难了。

  《亮报》:智能电网具备哪些优势,才足以担当起容纳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的重担?

  周孝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集中也有分布。传统电网依赖于高效化石能源、核能发电、大规模水电,主要强调集中式发电,不能满足分布式接入的特点。智能电网的发电形式必须是大型集中式发电和分布式发电相结合的。

  此外,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现在我们的电网也具备分析型调度功能,可以适应负荷变化进行能量管理;而智能电网将是智能型调度,不仅能适应负荷变化,也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变化额的能量管理。
智能电网的应用,能使更多清洁能源顺畅地奔流在电网中

[$page]  有智效高

  “结合阶梯电价和实时电价的用电机制,终端用电的智能化控制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亮报》:您刚才说智能电网的影响会体现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据我了解,我国输电损耗在6%以上,请问在降低线损方面,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怎么体现?

  周孝信:没错,电力输送是消耗能量的,我国超过6%的电能在输变电设备和线路上面消耗掉了,美国和日本分别为6%和3.89%,从经济效益上来讲,这个损耗比例并不低。

  有数据显示,如果线损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全年节电就可达400亿千瓦时左右,从这个角度上说,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那么靠什么来降低线损?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推广节能变压器等,都可以降低输配电系统损耗。

  《亮报》: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能效水平,除了降低线损,您认为还有哪些环节值得关注?

  周孝信:我刚才讲,利用智能电网技术降低线损,是电网侧提高能效水平的重要表现。而在用电侧,智能电网将引领用电领域的大变革。

  未来,电网向用户提供综合能源和信息服务,用户将根据电网所提供的信息,广泛参与电网调节。如智能电网的“聪明电表”会自动提示电价,提醒用户多在低谷电价时段用电,告知过去一周的用电情况;此外,智能电网“光纤+电缆”的布线模式,让更多家电智能起来。

  《亮报》:各地正在召开阶梯电价听证会,而另一种电价政策——分时电价也备受关注。您刚才说用电领域将发生大变革,其中是否包含这项内容?

  周孝信:分时电价多年前就在上海的居民家庭得到了应用,据我了解这项政策是受到老百欢迎的。每天晚上十点到凌晨六点为低谷电价时段,老百姓在这个时段用电便宜很多,无形中提高了低谷时段电力的利用效率。

  可以说,分时电价给了我们另一种用能的新思路:不再盲目增加发电机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 联系
    电话

    联系方式

    电话:021-80392549

    服务时间 8:30~18:00

  • 企业
    微信

    扫一扫,联系我们

  • 回到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