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关注机器人领域发展的人无人不知,分别是ABB、KUKA(库卡)、FANUC(发那科)、YASKAWA(安川)。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领衔世界工业机器人发展多年,他们主要是什么地方有优势?又是因为什么而脱颖而出?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分析之:ABB机器人
世界上**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于ABB,机器人销量*大,是世界上*大的机器人制造公司,*早于 2002年产量突破10万台。
产品系列*完备,广泛应用在焊接、装配、铸造、密封涂胶、材料处理、包装、喷漆、水切割、搬运等领域,BMW、标志等世界**汽车厂家广为使用。
核心技术是运动控制系统:
对于机器人自身来说,*大的难点在于运动控制系统,而ABB的核心优势就是运动控制。可以说,ABB的机器人算法是四大主力品牌中*好的,不仅仅有全面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产品使用技术文档也相当专业和具体。产品重复定位精度*高,从0.01-0.07mm各型号不等。 运行速度和加速度*快。
ABB还讲究机器人的整体特性,在重视品质的同时也讲究机器人的设计,但众所周知是,配备高标准控制系统的ABB机器人价格都很贵。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分析之:KUKA
KUKA产品给人的感觉远比ABB要现代、活泼很多。
库卡机器人公司主要客户来自汽车制造领域,同时也专注于向工业生产过程提供先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更涉足于医院的脑外科及放射造影。其橙黄色的机器人鲜明地代表了公司主色调。虽然技术水平相对ABB较弱,但仍然代表了业内**水平。
核心技术在软件方面:
它的二次开发做的好 ,就是一个完全没有技术基础的小白,甚至文化水平只是初等的学生用库卡的软件,一天之内就可以上手操作;在人机界面上,为了迎合中国人的习惯,库卡做得很简单,就像玩游戏机一样好用,相比较之下,日系品牌的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键盘很多,操作略显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库卡在重负载机器人领域做的比较好,在120KG以上的机器人中,库卡和ABB的市场占有量居多,而在重载的400KG和600KG的机器人中,库卡的销量是*多的。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分析之:FANUC(发那科)
Fanuc的总部坐落在富士山下,得益于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巨大成就,被人们称为“富士山下的黄色巨人”,同时Fanuc也是*早为人所熟知真正使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不是用来炒作的噱头)的企业。
在四大家族中,把工业感和设计感结合*好的是Fanuc的产品,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工业领域的产品,但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精致感。而这种精致感并不是仅仅是工业设计的功劳,而更多来自于设计、制造、调试的良好平衡。
核心技术在于精度高,专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
Fanuc有三个紧密结合的业务板块,分别是数控系统及伺服系统,机器人和机床:
这三大板块的控制部分采用了统一的平台(Common ControlPlatform),提供集成度,降低成本和集成难度。因此Fanuc的机器人在上游有自家**的伺服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构成机器人控制器,还有自家**的机床和机器人负责机械的加工及生产;下游有巨量的CNC集成应用支持(Fanuc机床全球出货量已经达到200多万台),这种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对于其他家机器人厂商来讲很难模仿和超越。
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其所加工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部分机械零部件和精密设备的零部件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
而将在数控系统的优势用于机器人身上,发那科的工业机器人精度也很高,据悉,发那科的多功能六轴小型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正负0.02mm。此外,发那科工业机器人与其他企业相比独特之处在于:工艺控制更加便捷,同类型机器人底座尺寸更小、更拥有**的手臂设计。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分析之:YASKAWA(安川)
安川有自己的伺服系统和运动控制器产品,并且其技术水平在日系品牌中应该处于**梯队,因此他家机器人的总体技术方案与FANUC非常相似,除去减速器外购,其他诸如控制器、伺服系统和机械设计都是自己完成。
安川机器人的设计思路是简单够用。在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安川机器人的综合售价*低
安川电机相继开发了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各种各样的自动化作业机器人,其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 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芯片传输机器人等,是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半导体生产领域*早的厂商之一。
核心技术特点在于稳定性好,但精度略差
安川是从电机开始做起的,因此它可以把电机的惯量做到*大化,所以安川的机器人*大的特点就是负载大,稳定性高,在满负载满速度运行的过程中不会报警,甚至能够过载运行。
但相比较发那科的机器人来说,安川机器人的精度没有那么高,在同等价格的基础上,如果客户要求精度高的话,往往会选择发那科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都有着很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国内机器人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新松、埃斯顿、埃夫特等。这些公司已在机器人产业链中游和上游进行拓展,通过自主研发或收购等方式掌握零部件和本体的研制技术,结合本土系统集成的服务优势,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