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浙江省地图,可以看到东南沿海有一个玉环岛,和大陆隔着一条狭窄的海峡。但是,今后地图上的这一处要作一些改动了——玉环县的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在海峡中填出了一条宽阔的大坝,已经把玉环岛同大陆连接在一起。”
这是1978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则新闻,报道当年玉环人民改造大自然,填海建设漩门大坝,把海岛同大陆连接起来的壮举。
千百年间,一条窄窄的海峡,东边与漩门湾相接,西边与乐清湾相接。每当潮水涨落时,漩门湾海峡内退潮的水流速度慢,乐清湾涌入海峡的水流速度快,两股不同流速的激流在漩门渡口相遇,相互冲击下形成大大小小的漩涡,素有“龙窝”“险峡”之称,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当地民谣唱道:“漩门湾,鬼门关,眼望漩涡泪斑斑。”
因技术条件所限,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能力建设跨海大桥,浙江于1974年正式下达填海工程项目,采用移山填海的办法,于1977年建成漩门大坝,使玉环岛与大陆连为一体,为玉环此后四十多年间的社会经济巨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漩门大坝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也逐渐显现。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发现,由于大坝阻隔了从玉环向乐清湾注入的海水,导致乐清湾富营养化程度迅速提高,无机氮的浓度从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间增长了21倍,无机磷的浓度从1981年至2000年的19年间增长了6.7倍。
乐清湾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的高度关注。在乐清市人大的支持与配合下,他深入调研后了解到,乐清湾属潮流通道型海湾,与外海交换水体原有南北两个出入口,水体交换周期为7-10天,漩门筑坝使乐清湾变成了只有一个南口进潮、葫芦型半封闭式的内湾,严重减弱了水动力系统,湾内水体交换周期延长为25天。2001年完成的漩门二期工程,再次围海5.6万亩,又减少了蓄潮港域40平方公里,使纳潮量减少11.8%,导致水流挟沙能力进一步降低。由此导致乐清湾水质由中度富营养化发展到重度富营养化;湾内浮游植物密度和多样性指数下降明显,渔类资源萎缩;湾内沉积加快,外海涂面比堤内土地高出几十公分甚至一米以上,海洋湿地大面积减少。
上世纪90年代,乐清方面曾建议由乐清出资“撤坝建桥”,但未能与玉环方面达成一致。新世纪以来,随着浙江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坚定贯彻“八八战略”,推进生态省和绿色浙江建设成为全省共识。在浙江省发改委、环境厅以及乐清、玉环等多方努力下,漩门湾“撤坝建桥”开始提上“日程表”。2017年,玉环市投资 8.7亿元的漩门湾大桥工程正式启动,“两湾复通”显露曙光。
为加速“撤坝”工作,胡成中于2018年向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保护乐清湾海洋生态环境的建议》,呼吁“以环境保护大局为重,尽快炸掉漩门港堵坝工程”。同年8月,环保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1100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回复胡成中,“我部将积极支持浙江省开展漩门炸坝建桥、复通海峡以及漩门二期、三期围垦工程退堤还海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逐步改善乐清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历经3年多建设,2021年6月28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玉环漩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建成通车。2022年9月15日,玉环市发布通告,“自2022年9月19日起漩门大坝将停止运行,并开展为期3个半月的拆除工作”。
今年冬天,“金色海湾”乐清湾将迎来阔别已久的漩门之水。
- 下一篇:宣化中核150MW奥运迎宾光伏廊道项目
- 上一篇:德力西电气企业介绍